在孩子人生的舞台上,父母只能是配角和观众,不能做主角和导演!
原标题:在孩子人生的舞台上,父母只能是配角和观众,不能做主角和导演!
孩子明明能自己吃饭,家长还是会喂孩子;孩子明明能自己收拾玩具,家长还是会帮他做;就连孩子的玩具积木,家长也要帮孩子摆好......
会不会过于溺爱?会不会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
父母总是想要把最好的给孩子,孩子就像父母捧在心里的宝贝。在现在的社会当中,也会有很多的成年人缺乏自己的主见,遇到问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些对于父母的溺爱还是有关系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关于孩子自我成长的问题。
先来看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各国的孩子在一起玩沙土,一个外国孩子用小铲子把沙子往漏斗里装。漏斗会漏,沙子总也装不满,他就用手指头塞住漏斗底堵住漏口,等沙子装满就把漏斗挪到瓶子口边,再放开手,让沙子漏进瓶子。由于没有经验,从孩子拿开手指到把漏斗口对准瓶子口,沙子就漏得没多少了。但这孩子没有表现出一点儿不耐烦,他一点一点儿地做着。
终于,他在一次次的反复中“开窍”了:他先将漏斗口对准了瓶子再倒沙子,很快瓶子就装满了。孩子笑了,高兴地看着身后的妈妈。而他的妈妈,更是一个劲儿地拍手鼓励着孩子。
另一位中国孩子的妈妈做的却是另一个样子:当孩子拿起漏斗,沙从底部漏掉时,妈妈立刻蹲下说:“来,妈妈教你!把漏斗对准瓶子,再把沙子从这儿灌下。”
在经过仔细观察之后,这个老师得出这样的结论:中西教育方法存在着很大差异。这些差异在于:外国的妈妈看孩子做,中国的妈妈替孩子做;外国的妈妈是配角,中国的妈妈是主角;外国的妈妈是观众,中国的妈妈是导演。
我们总是埋怨孩子不体谅父母、不自觉学习、不主动做事,没有目标、懒散,我们扪心自问,孩子的这些问题是否和我们替他们做事有很大的关系呢?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必须课,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了解父母为什么喜欢当主角,替孩子做事
虽然很多家长不愿意承认将要谈到的这个问题,但冷静想想,我们的潜意识中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呢?
怕孩子找麻烦。当两三岁的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尝试自己做事的时候,他们的动作会很笨拙,会弄得到处是饭粒,会把碗摔碎,穿衣服太慢,上幼儿园会迟到,走路太慢耽误时间,等等。把家里搞得一团糟还要收拾,把衣服弄脏了还要洗,穿衣服、吃饭、走路慢了我们上班会迟到,我们没有考虑到这是孩子各种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而是过多地想到我们会不会麻烦。
怕孩子吃亏。一家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我们担心孩子进入社会会吃亏。于是,孩子在幼儿园被小朋友打了,我们就去替他解决问题;孩子和小朋友出现矛盾了,我们就去找对方的父母理论。生怕孩子吃亏的观念让我们处处替孩子解决本该他们自己解决的问题。
对孩子的依赖。一般我们会认为孩子小,好依赖我们大人。其实,大人也会依赖孩子,我们依赖的是孩子对我们的爱,因此我们就乐此不疲地帮孩子做很多事,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我们担心孩子会因为我们不替他做事就会不爱我们,而我们需要这份爱,我们还期望着孩子帮我们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
了解父母做主角的危害
能干的父母往往培养出无能的孩子。若我们替孩子做了他们该做的事,他们的能力又该如何培养?他们的责任如何担当?我们看到的一些孩子厌学、懒惰、平庸,就是因为我们喜欢做“主角”,包办代替孩子的一切、从而让孩子养成依赖、以自我为中心、只知享受、不懂回报的性格。
教育专家说:“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我们说,孩子现在和将来出现的问题,大都是父母当“主角”惹的祸。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养育孩子,就是为了他们将来离开我们。”孩子一生的路很长,我们需要陪伴他们长大,而不是替他们长大。在孩子人生的舞台上,我们只能是配角和观众,不能做主角和导演。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好配角呢?
做配角需要耐心。看到孩子撒了饭、摔了碗、穿衣服慢等,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即使在尝试中做错了事,我们也要耐心地等待孩子学会自己做事,不要怕麻烦。就像那位外国妈妈一样,静静地当观众,而不是急于教孩子如何做。
做配角需要爱心。我们要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孩子,爱孩子就是让孩子独立自主,自由地成长;爱孩子就是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爱孩子就是做观众,在孩子失误和成功后都给予掌声;爱孩子就是忍下心来看孩子在失败中成长。
配角做绿叶,衬托着红花,但绿叶一定要默默地供给红花所需要的养分,然后等待他们结出花苞,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为人父母,需为孩子的长远发展考虑,不光要孩子学会文化知识,更要掌握生活的基本技能,培养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独立的人格。因此,在培养孩子做事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不能事事代劳,如果每次都因为怕不完美而越俎代庖,代替孩子完成,孩子永远都不会。
早晚有一天,我们要放开孩子的手,让他独自走,早一点放手,他才能走的更稳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