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子宫内膜息肉该如何防止恶变和治疗?
原标题:常见的子宫内膜息肉如何预防恶变和治疗?
每年都在体检的高峰期,有许多阿姨,婆婆或年轻女孩,他们正在寻找我的B-single。 “李医生,这个子宫内膜息肉是非常严重的,会不会变成癌症?你不进行手术吗?”所以,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子宫内膜息肉上“开始”。
一
到底子宫内膜息肉有多常见?
事实上,息肉可出现在人体的许多器官中,如胆囊息肉,胃息肉,肠息肉,鼻息肉,皮肤息肉等。其中,子宫内膜息肉也是女性常见的息肉,我们也在探讨这个话题。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局部子宫内膜增生,由子宫膜腺,间质和血管成分可分为椎弓根或椎弓根,数量可以是单个或多个,范围从几毫米到几厘米。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子宫内膜息肉的患病率为7.8%~34.9%,根据研究人群的不同而不同。然而,由于许多息肉可能无症状,发病率不是很准确,实际患病率可能高于此。数据很大。
二
大部分息肉是良性病变,只有少部分是“不良分子”
相当一部分子宫内膜息肉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偶尔发现在健康检查或其他全身性疾病的体检中。只有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异常,不孕,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等待。
临床上,根据来源和特征可分为4种类型:
1功能性息肉:约27%,由周期性变化的子宫内膜组成,是雌激素依赖性的。息肉周期性地改变,甚至可能在月经期间部分脱落,有时未经治疗,并且可能是自我修复的。
2个非功能性息肉:约65%,由未成熟的子宫内膜组成,对雌激素有反应,对黄体酮无反应。
3个腺肌瘤息肉:不太常见,绝经后患者更常见。
绝经后息肉:罕见,表现为内膜腺和间质的萎缩性改变。
绝大多数子宫内膜息肉是良性的,只有少数是恶性的。目前,不同类型的子宫内膜息肉的恶性或潜在恶性的可能性不是很明显。据文献报道,腺瘤型息肉具有最高的恶性率。
子宫内膜息肉的恶性率为0%~12.9%。随着年龄的增长,恶性率逐渐增加。 65岁女性的子宫内膜息肉年龄高达32%。年龄在45至55岁之间的女性最常见于子宫内膜样腺癌,而65岁的女性最常见于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
三
这些是息肉恶变的高危因素,请自查!!!
1
子宫异常出血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最常见的症状,常表现为月经不调,月经量增多,月经延长和绝经后出血。文献报道,绝经前妇女子宫内膜息肉的异常子宫出血症状的发生率为10%~40%,异常子宫出血与息肉大小有显着相关性。
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在围绝经期妇女中,恶性率是无此症状的3.71倍。
2
发病年龄
子宫内膜息肉的恶性率与年龄呈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息肉恶变的几率会增加。一项研究发现,> 60岁的子宫内膜息肉的恶性率是40-49岁的5.31倍。因此,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年龄是子宫内膜息肉恶化的危险因素。
3
长期服用他莫昔芬
长期服用他莫昔芬可引起子宫内膜异常增生,诱发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为30%~60%,恶性率高达3.0%~10.7%,随着用药或累积剂量的延长增加,息肉的发生率和恶变率明显增加。
4
息肉的大小和数量
研究发现子宫内膜息肉的最大直径与其恶性率有关,即息肉越大,恶性率越高。一些研究人员对766名患者进行了分析,发现息肉的最大直径> 1厘米会增加恶性或潜在恶性变化的风险。在另一项研究中,多变量分析发现,息肉≥1.5cm的绝经后妇女更容易发生恶变,比息肉小的可能性高3.6倍。
此外,多发性息肉显着增加恶变或癌前病变的风险,子宫内三个或三个以上息肉的患者发生癌前病变或恶性息肉的可能性比单个息肉的女性高31.3倍。然而,也有报道称息肉的大小与恶变的风险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因此尚不清楚子宫内膜息肉的大小是否与恶性转化有关。
5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高雄激素排卵或不孕的最常见原因,不孕症,慢性无排卵,闭经或月经变薄,肥胖,多毛,卵巢多囊性肿大,高雄激素血症,高催乳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是主要表现。
有研究报道,这些患者的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率较高,高达28.9%,而息肉的恶性率也较高,主要与内分泌失调有关。
6
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
肥胖(BMI> 25kg/m2)也是息肉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息肉的大小呈正相关。肥胖容易发生内分泌紊乱,雌激素增加,使子宫内膜受到高水平雌激素的维持,这很容易导致息肉和恶变。
研究表明,高血压和糖尿病可增加子宫内膜息肉进一步恶变的风险(OR=2.43; 95%CI:1.51,3.91)和(OR=2.36; 95%CI:1.16,4.81)。因此,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息肉的高危因素,值得关注。
四
该如何诊治,仍是一个挑战
目前,国内外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和治疗仍缺乏规范性共识,多数依靠医生的临床经验作出决策。
美国妇科腹腔镜学会(AAGL)已就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和治疗达成共识。据信,阴道超声为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而彩色或能量多普勒超声可以改善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对于无症状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膜息肉的敏感性超过90%。月经期后反复超声检查有助于区分“息肉样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息肉,但最终可以进行病理诊断。
盲目扩张,刮宫或活组织检查很容易导致息肉破裂,难以组织组织病理学诊断。不推荐用于诊断子宫内膜息肉。
鉴于大多数息肉是良性的,观察小的无症状息肉的保守治疗是合理的。 II类证据表明,大约25%的息肉自发消退,较小的息肉比长于1厘米的息肉更容易消退。
一些研究人员定期对100例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发现大息肉(平均> 1 cm)的概率自然消失,而小的无症状息肉可能自然消退,可预期治疗,定期随访起来。药物治疗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作用有限,不推荐药物治疗息肉。
宫腔镜息肉切除术仍然是治疗症状性或大直径息肉的金标准,无论是单个还是多个,作为诊断和治疗干预的有效且安全的方法,并且显然是病理性的息肉良性和良性病症。
至于息肉直径,考虑选择切除或观察,没有绝对标准,1cm,1.5cm,1.8cm,有报道,这也应结合患者的年龄,有无症状,用或没有他莫昔芬综合评估服用病史等因素。
在一项对宫腔镜息肉切除术进行了9年的患者的研究中,病理证实息肉的复发率在2.5%至3.7%之间。因此,微创手术(宫腔镜息肉切除术)不可避免地面临复发,根治性手术(子宫切除术)后不存在息肉复发和恶变的可能,但成本高,患者依从性差,有一定的手术并发症。不建议作为常规建议。没有生育要求,年龄较大,多发性息肉,复发和疑似恶变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根治性手术。
有证据表明,75%至100%的病例通过宫腔镜息肉切除术改善了异常子宫出血的症状。手术切除息肉有助于提高不孕妇女息肉的自然受孕或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所以息肉切除术,女性受益匪浅。
最后,综上所述,子宫内膜息肉并不可怕,因为它们大部分都是良性病变,可以选择性观察,定期复查,但有息肉病的高危因素,建议积极治疗和预防恶变。